原標題: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幫陷入困境的民企破局
“檢察機關給了公司一次重生的機會,我們以後一定依法經營。”近日,湖南省瀏陽市某民營企業法定代表人劉某專程來到長沙鐵路運輸檢察院對承辦檢察官表達謝意。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切要從兩年前說起。
企業違法經營被罰30萬元
2021年12月,爲支持家鄉建設,劉某將名下已成規模的模具公司從湖南省長沙縣搬遷至瀏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公司搬遷後,合夥人退股,帶走部分業務訂單和客戶資源。此外,受疫情影響,多筆貨款無法按時收回。隨着公司入賬金額越來越少,連廠房租金和員工工資都難以正常支付,員工紛紛離職,公司資金鍊也瀕臨斷裂。“爲了盤活資金,我還鋌而走險借了高利貸,最後還是沒挺下來。”劉某說。
廠房搬遷至新廠址後,爲了儘快投入生產、回籠資金,劉某在配套的環保設施建設完成後,便迫不及待組織生產活動。2022年10月,經行政機關現場檢查,認爲其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未經自主驗收便投入生產,違反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相關規定,決定對其作出罰款3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拿到行政處罰決定書的那一刻,感覺天都塌下來了。”2022年10月,劉某向長沙市政府申請行政複議,請求撤銷該行政處罰決定。
檢察一體化助力爭議化解
而在此之前的2022年5月,長沙鐵路運輸檢察院與長沙市政府行政複議辦公室舉行“在行政複議中共同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聯席會議,就建立聯絡工作制度和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制度達成共識。
“考慮到這個案件跨地域、涉及多個部門等特點,我們認爲邀請長沙鐵路運輸檢察院介入有助於推動該案行政爭議儘快得到實質性化解。”2022年11月,在徵求行政複議申請人和被申請人同意後,長沙鐵路運輸檢察院受長沙市政府行政複議辦公室邀請,介入劉某申請行政複議一案的爭議化解工作。
由於該案行政爭議發生在瀏陽市,爲充分發揮跨行政區劃檢察院辦案一體化優勢,推動爭議儘快化解,長沙鐵路運輸檢察院邀請瀏陽市檢察院共同參與該案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工作。
在查閱相關案卷、實地走訪雙方當事人後,檢察官瞭解到,劉某對自身違法行爲認識不清,認爲自己公司的環境保護設施已建成,只是還未來得及邀請環保專家驗收。“行政機關按照行政法規進行處罰,符合法律規定,但劉某公司系初次違法,且危害後果較輕,從保護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角度出發,我們認爲可以考慮對其從輕處罰。”檢察官王健宏說,“在我們和行政機關的協調組織下,雙方當事人經過多次溝通,逐漸達成共同尋找平衡點的共識。”
今年1月,劉某的模具公司完成了環保設施自主驗收和備案。
公開聽證消弭分歧凝聚共識
“經我們多次釋法說理,劉某意識到自身錯誤,並積極按照環保法進行整改,但仍然覺得行政機關的處罰過重。爲從根本上化解行政爭議,同時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我們決定召開公開聽證會。”王健宏介紹。
今年2月,長沙鐵路運輸檢察院在瀏陽市檢察院就該案召開公開聽證會,並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人民監督員等擔任聽證員。
聽證會上,承辦檢察官詳細介紹了案件情況和爭議點,雙方當事人陳述了事實和理由、出示了證據,聽證員圍繞聽證議題對當事人進行了提問,並發表了意見。經過檢察官和行政執法人員現場釋法說理、解釋環保法規及相關行政處罰規定,劉某表示已經充分認識到錯誤,理解了環保法等法律規定,並詳細說明了因受疫情影響,企業尚處於恢復生產階段,申請減免罰款。
“模具公司已積極進行整改,完成了環保設施的自主驗收和備案,疫情期間應當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建議在法定幅度內按最低標準處罰。”參會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人民監督員一致表示。
參會的行政執法人員表示同意考慮對模具公司從輕處罰。劉某也表態:“通過公開聽證會,我也明白了嚴守法律紅線的重要性,以後一定做到依法經營。”
聽證會結束後,長沙鐵路運輸檢察院多次進行跟蹤回訪,聯合行政機關向模具公司有針對性地提出安全和環保方面的建議,助力公司復產復工。同時積極推動行政機關落實聽證會意見。
最終,行政機關決定對模具公司從輕處罰,由原定罰款30萬元改爲罰款20萬元。
日前,劉某在檢察官的見證下,向長沙市政府行政複議辦公室遞交撤回行政複議申請的材料,書面簽署息訴罷訪承諾書。至此,該案行政爭議得到實質性化解。(張吟豐 卓婷 樑名)
(檢察日報)